方向一 环境与母婴健康及其精准预防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合肥市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9年研究生毕业 留校公共卫生学院任教。2002年晋升讲师,2005年、2008年相继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2009、2013年分别赴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生命早期环境暴露与生殖健康流行病学,发育与行为医学研究。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医科大学青年拔尖人才、中青年学术骨干。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早期环境暴露与母婴健康效应。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PI)2项、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子课题1项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主流专业杂志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以主要完成人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知识产权1项。
方向二 环境与青少年发育行为健康及其数字化干预
安徽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澳大利亚皇家儿童医院默多克儿童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常委、行为健康分会常委,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学校卫生分会常委,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专委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及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课题。获第四届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妇幼健康科技奖三等奖。科研方向立足于儿童青少年发育与健康促进。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副主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获得省级教学与科研奖6项,主持颁布国家卫生行业标准1项,参编教材和专注10余部。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青春期学组委员,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编委,《BMC Psychiatry》编委。
方向三 环境与老年健康及其综合健康服务
中国毒理学会神经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生物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神经毒理学和衰老毒理学,主要集中于神经发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与神经退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支持)的环境危害因素及其机制。
主要研究方向:营养代谢与健康老龄化。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医学院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中国营养学会及肥胖防控分会会员,安徽省营养学会理事。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国家行业标准2项,安徽省优秀人才重点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和一般研究项目各1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合作研究项目1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研究项目5项。